音樂是什麼?音樂是一種很奇妙的東西,不斷的在吸引著每一個人,
它可以帶來很多的歡笑,但也時常讓人進入一段悲傷的回憶…

●音樂家介紹●
∼因為有了他們,世界才充滿了音樂∼


巴哈 蕭邦 比才 包佩 魏拉 馬勒
舒曼 舒伯特 貝多芬 易沙意 李斯特 葛路克
馬替奴 白遼士 莫札特 雷斯畢基 柯普蘭 韋瓦第
韓德爾 帕格尼尼 孟德爾 克萊斯勒 西貝流士 布拉姆斯
葛利格 德佛亞克 柴科夫斯基    

 

●音樂城介紹●

建構中........敬請期待

●音樂故事●

建構中........敬請期待

 

 

 

 

 

●巴哈 Johann Sebasstian Bach( 1685-1750)
約翰.瑟巴斯倩.巴哈(Johann Sebasstian Bach, 1685-1750)成為一位音樂家並不值得驚奇,但他成為一個才華洋溢的作曲家,卻值得大書特書。據估計,從十六世紀到十九世紀中葉,一共有七十五位巴哈族人憑恃音樂維生,但大多數均為平凡的音樂家--例如城鎮樂隊的小提琴手、教堂的管風琴手、唱詩班或合唱團指揮。其中約莫有六位名聲得以遠颺外地--巴哈家族的根據地在托林吉亞省(Thuringia)--但是只有瑟巴斯倩成為具有原創性的偉大作曲家。
1685年3月21 日巴哈誕生於托來林吉亞省的艾森納赫(Eisenach),兩天後到教堂登錄受洗,在受洗簿上的記載為:『約翰.瑟巴斯倩.......一個男孩,父親為本鎮音樂家約翰.安伯修斯,巴哈(Johann Ambrosius Bach, 1645-95)。』托林吉亞省為丘陵地帶,盛產木材,位於巴伐利亞北部和赫茲(Harz)山脈的南端。十七世紀時,本區較繁榮的大城鎮為哥塔(Gotha)、威瑪(Weimar)、艾佛特(Erfurt)、耶拿(Jena)與艾森納赫,而且此區是四方交通要道幅輳之地,接駁西部各大城市,如法蘭克福到東部的華沙、布拉格、布達佩斯等東歐各大都市之間的運輸線,以及北面的漢堡等地通往南方的紐倫堡、慕尼黑及義大利的主要幹道,均需經過此處。
1521年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在教廷召開的『伏姆斯會審』(the Diet of Worms)中被判為異教徒,因此他潛逃藏匿於艾森納赫。這位宗教改革者隱居於華爾特堡(Wartburg)的城堡中,專心致力於以德文翻譯聖經,並譜寫聖歌,這段歷史己成為艾森納赫引以自豪的事蹟之一。
巴哈的父親伯修斯生前曾任艾森納 公爵的樂團小喇叭手,而且是該城樂隊的指揮。巴哈可能在幼年時從父親那裡學到了一些小提琴演奏技巧,而他與管風琴的初次接觸或許是拜其遠堂表兄弟約翰.克里斯多夫.巴哈所賜。巴哈學習拉丁文、德文文法、算術、邏輯、教義問答和聖經,此外,還參加聖喬治教堂的唱詩班,而他的歌聲被形容為『非比尋常的優秀男童高音』。
1730年可說是巴哈生命階段的分水嶺。從此之後,他原先如同波洪流般的新風格教會音樂之創作突然枯竭,對禮拜儀式音樂的熱衷也急遽消退。但是我們必須在此特別提醒:巴哈並非與管風琴結下不解之緣。總計在他的音樂生涯中花費於教會音樂創作的時間不到四分之一。
1747年,巴哈展開生命中最光彩的一次訪問旅行。巴哈與威廉.佛烈德曼出發前往柏林城外的皇宮。巴哈約有一百部作品曾經自行付梓。送給朋友的佔大多數,少部份上市求售,每一本售價一塔勒。《奉獻樂》包含一首三部賦格、一首六部賦格、兩首五度卡農一首四樂章奏鳴曲。送往波茨坦的呈獻本乃採用特殊紙張卬刷,然而我們無法知悉腓特烈大帝是否依照例回報巴哈。
儘管在他的生涯中不曾出現明顯重大疾病的徵兆,但是自1750年開始巴哈的視力突然急遽衷退,診斷病因為罹患白內障。到了三月,一位著名的英國眼科醫生約翰.泰勒被延請來擔任治療工作,在短短幾天之內動了兩次手術(此人也曾替韓德爾動過同樣的手術),結果巴哈自此完失明。
強韌的生命力讓他支撐到該年七月,直到他突然『罹患中風,併發驚人的高燒』,巴哈終於在1750年7月28日撒手人寰,享年六十五歲,三天後葬於萊比錫聖約翰教堂的墓地中。直到巴哈去世的那一刻,萊比鍚市民依舊不了解他們合唱團指揮之成就何等崇高偉大,他們對巴哈還是有滿腹牢騷。普遍的評語是「巴哈當然是一個優秀音樂家,但不是一個好老師,學校需要一名合唱團指揮---而非音樂指揮。」他們決定從此不再重蹈覆轍聘請有才華的音樂家。

資料來源:德國音樂家

《回選單》

●蕭邦 Frederick Chopin (1810-1849)
著名的波蘭音樂家蕭邦,不但是個傑出的鋼琴家也是一個鋼琴作曲家,為我們留下許多優美好聽的曲子,因此被稱為「鋼琴詩人」。
他七歲時就已經在音樂會中嶄露頭角,十歲開始作曲,二十歲時他離開波蘭到德國、奧國、法國演奏。但也在他旅行途中,波蘭革命失敗,俄國人佔領波蘭,所以他就再也沒有回去,但我們可以從他的作品中聽到他的思鄉之情。

22歲那年他在巴黎舉行首次音樂會,轟動了全巴黎,當時李斯特、孟德爾頌也都去欣賞。之後在巴黎的日子裡,他受到音樂家、畫家、作家的歡迎,也是沙龍音樂會的熱門人物。
1836年因李斯特的介紹,認識了女作家喬治•桑,且很快就陷入情網,兩年後(1838年)他們倆一起到西班牙的馬約卡島渡假養病,因為此時的蕭邦已經患有肺病。這段與喬治•桑一起生活的日子裡,他作出「雨滴」前奏曲及「A大調軍隊波蘭舞曲」,然而他們之間的關係一直到1847年才終止。

後來他又回到巴黎演奏、作曲、教琴,1848年1849年他到倫敦表演,使他筋疲力盡,1849年,他39歲時,死於肺病。

資料來源:印象三重奏

《回選單》

●比才(Georges Bizet)
法國作曲家 (1838-1875)1838年10月25日出生在巴黎,父親是聲樂老師,母親是鋼琴家,小比才的音樂天份很早就被發現,四歲開始學習鋼琴。十歲便進入巴黎音樂院隨古諾[ Charles Gounod (1818-1893),法國作曲家 ,最有名的作品為:歌劇「浮士德」。]學習作曲,在1855年完成了第一首交響曲,十九歲榮獲羅馬大獎,因而得以前往羅馬留學,一直待到1860年(22歲)。
他第一齣歌劇作品為「採珠者」(Les Pecheurs de perles)於1863年完成,1875年完成生平中最偉大的傑作「卡門」。但是當時首演並不是很受歡迎,聽眾覺得太過於激情,三個月後,比才就因心臟病去世了,享年才37歲。他一生中除了譜寫將近十首歌劇,他也有作了幾首管弦樂作品,其中尤以「阿萊城姑娘」最受人們的喜愛。

資料來源:印象三重奏

《回選單》

●包佩 David Popper(1843-1913)
大提琴家及作曲家大衛˙包佩1843年出生在布拉格,三歲時他就能模仿他父親所唱的聖詩,五歲能即興彈奏鋼琴,六歲開始學小提琴,十二歲時他有個機會可以進布拉格音樂院,但是條件是改學大提琴,因此,他便開始了他的大提琴生涯。
他第一個老師是 J. Goltermann (Goltermann是Romberg與Duport的嫡傳弟子)。21歲時他應邀在Bulow的指揮下演出Volkman A小調協奏曲,作品33,而且深受這位不是很容易討好的指揮大師的大力稱讚,因此在包佩之後的演奏生涯中,更是青雲直上。25歲起,他開始擔任帝國歌劇院交響樂團大提琴首席,當時他是該團最年輕的大提琴家,而且他自己在這一年不到的時間中有著超過225場的音樂會,而每天早上10點到下午2點樂團都還得固定排練,這還不包括其他排練時間呢!這樣想想實在有些不可思議,也可以想見他的技術一定非常地好!
他除了不停地表演,他也作許多曲子,到了1880年時(他37歲),他已經出版了六十首作品。在這以前,很多大提琴曲還需要從小提琴的作品改編而成,而今反倒有許多小提琴家還親自改編他的曲子給自己拉。
他後來還受到李斯特(Franz Liszt)的邀請到布達佩斯的匈牙利皇家音樂院擔任第一個大提琴教授,當時在這個學校還有年輕的杜南憶(E.Dohnanyi作曲家)、巴爾托克(Bela Bartok作曲家)高大宜(Zoltan Kodaly作曲家)及萊納(Fritz Reiner指揮家)呢!在這同時,他與學校老師組成「布達佩斯弦樂四重奏」,連布拉姆斯都曾跟他們合作演出過。
1911年包佩惟一的兒子去世,對他而言是一個很大的傷痛,1913年他不小心滑倒而傷了他的右手,後來他就只能教學了。1913年奧匈帝國的國王親自頒獎一個榮譽獎給他,但兩天後他就因為心臟並而去世了。
他留給後代大提琴學習者許多珍貴的作品,包括每一位大提琴學習者都會拉到的 High School for Cello Playing, Op.73(1901-1905間出版),四首大提琴協奏曲,一首為三把大提琴與鋼琴所寫的安魂曲,及無數的大提琴小品。

資料來源:印象三重奏

《回選單》

●魏拉-羅伯斯(Heitor Villa-Lobos)
1887年生於巴西的里約熱內盧,是位多產的作曲家及大提琴家。在里約的交情擔任大提琴手,後來受到史特拉文斯基及理查史特勞斯的影響,也與米堯(Milhaud)是好朋友。1923-1924年間他前往歐洲,受到米堯及薩替(Satie)的新古典主義影響,創作了九首[巴西的巴哈風格]系列作品(Bachianas Brasileiras)。巴洛克曲式在融入巴西的民族色彩而變成特殊的曲子。1930年返回巴西,任職於國內的教職,1942年創立音樂教師的進修學校,1945創立巴西音樂院並擔任院長。1959年逝世於家鄉。

資料來源:印象三重奏

《回選單》

●馬勒(Gustav Mahler)
馬勒是位奧地利作曲家、指揮家(1860-1911)1860年7月7日出生於波西米亞,是個釀酒場老闆的兒子,10歲那年他在家鄉舉行一場鋼琴獨奏會,隔年他被送到布拉格唸書,但唸了兩年就因為他身體虛弱便休學返家,在1885年,一位聽過他演奏的農場經理覺得他的天份非凡,便建議且帶他至維也納音樂院接受當時有名的鋼琴教授Juilius Epstein的指導。
但在他獲得學校鋼琴比賽的冠軍後,他反而想轉往作曲方面發展,同時他也在維也納大學修讀哲學課程並私下研讀Bruckner(布魯克納)的文章。兩年後,他在學校一面教授鋼琴,也一面在為他第一個作品寫劇本,而這第一個作品就是「Das klagende Lied」(悲傷之歌)。
他指揮生涯的開始是從1880年,在奧地利北部的小劇院。1883年至1885年他又換到另一個地方,在這裡他與一位女歌手有一段沒結果的戀情,黯然離開到布拉格工作,這時他還為這位歌手女友寫下一組歌曲,連歌詞也是他寫的。而在布拉格時,他演出Mozart(莫札特)及Wagner(華格納)的歌劇深獲J.Brahms(布拉姆斯)的讚賞。在他三十一歲時便擔任了漢堡歌劇院交響樂團指揮,之後又曾在萊比錫擔任當時最負盛名的指揮家Arthur Nikisch的助理指揮,以及維也納歌劇院的指揮達十年之久,而這十年是他一生中最燦爛活躍的時期,但因為他廣大的名聲加上大力改革,引起樹大招風,使得他不得不離開維也納歌劇院。1909年他獲聘為紐約愛樂交響樂團指揮,並在同時也指揮大都會歌劇院。後來因為心臟病加重,1911年2月回到他的故鄉,5月18日便過世於維也納。
他重要的作品包括多首交響曲,他的作品和聲並非很和諧,主題也變化多端伏很大,並能在他的作品中找到許多民謠,像在第二、三、四號交響曲皆有出現)、聖詠調般的樂句,第八號則採用一首拉丁讚美詩,他的作品中的「大地之歌」(Das Lied von der Erde) 甚至還使用了一組聯篇的中國詩(cycle of Chinese poems)。
目前現存的交響曲中最長的有幾首都是馬勒的作品。在第三首交響曲便有六個樂章,而第一樂章就有45分鐘長。第八首有「千人交響曲」之稱因為當時在慕尼黑首演時台上就是這麼多人。而有幾首交響曲樂團的規模,也較當時其他作曲家所使用得龐大。因此在音色變化、情感處理也顯得比其他作品家的作品來得不尋常。

資料來源:印象三重奏

《回選單》

●舒伯特(Franz Schubert)
舒伯特於1797年1月31日出生在維也納,他小就學習鋼琴及小提琴,十一歲進入皇家學院(Imperial College, Konvikt)攻讀音樂並擔任合唱團的高音部隊員,一直到他十六歲因變聲不能再演唱童聲高音才離開。於是他前去薩里耶利(Antonio Salieri)門下接受正規的作曲課程,不過也只上了三年。同時他在他父親的學校裡擔任助教師,此期間他創作了不少傑作,包括F大調彌撒曲、魔王、野玫瑰…等。雖然他已譜出相當多的歌曲,又完成了六首交響曲(十六歲寫出第一首交響曲),但是並沒有任何經濟支援。經過他的朋友幫忙,他在1818與1824年,受聘於匈牙利Esterhazy公爵,擔任他女兒們的家庭教師。不過,他還是喜歡隨興的生活,對於社會地位、貴族生活全不感興趣。只要一拿到錢,他便呼朋引伴到咖啡廳取樂,等錢花光了,那些難兄難弟再接濟他。在這種波希米亞式的生活中,他有時甚至將樂曲譜寫在帳單的背面,但他的靈感就如同泉水一般地湧出。1828年,他去世於維也納,享年才三十一歲。在他短暫的人生中,他作品的總數達一千兩百多首,而約有六百五十首是歌曲,因此他便被譽為「歌曲之王」。

資料來源:印象三重奏

《回選單》

●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
1770--1827
1770年12月16日生於德國波昂,
1827年3月26日逝於維也納, 享年56.
在德國音樂史以至文化史上,他是十八到十九世紀的跨時代人物,他的思想和音樂作品對新興資產階級有推動作用,他的音樂創作是具有時代特色的,他的作品旋律既熱情奔放、有力,也富有田園韻味。
路德維希.凡.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1770年出生於德國波昂,日期可能是12月7日。有稽可考的是,他於同年12月8日受洗;但由於其嚴苛且經常酗酒的父親故意把他的生日往後延,好讓人們以為小貝多芬是個莫札特般的神童,因此貝多芬本人有好長一段時間誤以為己是在1772年出生。他母親和他父親截然不同,溫愛柔婉,卻鬱鬱寡歡,似乎鮮少讓周遭有言笑的時候。
貝多芬的早年生活總似蒙了一層面紗,各種說法莫衷一是,特別是關於他父親的部分。有人說他是個慈愛的人,成功地把兒子教育成為音樂家;但另一種說法是他凶惡橫暴,認為兒子的音樂天份可以成為搖錢樹,甚至把兒子從床上拖起來,要他日夜不斷練習鋼琴。也許這兩種說法都有部份的真實性。
貝多芬在七個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二,家族氏中的『凡』(van)與德國姓氏中代表貴族的『馮』(von)並不相干。貝多芬的祖父頗受人敬重,擁有一副男低音的好嗓子,他原先在麥什倫﹝Mechelen﹞經商頗為成功,並以歌手的身份小有名氣,其後幾經遷徒來到波昂,在選侯教堂中擔任男低音,又是駐波昂的柯隆選侯大主教合唱團裡的樂手,後來升任樂長﹝Kapellmeister﹞一職。
貝多分與生活的爭戰無一日歇止,在藝術方面他掌握完全的勝利,不過在家居生活方面,至少有件事很值得玩味,就是他在維也納市內區和近郊住了三十五年,前前後後搬了三十三次家。他身上像是流著渴望流浪的血液,因為他和莫札特或舒伯特不同,未曾有經濟拮据的窘境。
1826年嚴冬,他帶著卡爾乘馬車回維也納,12月2日到家,他再也支撐不住,病倒在床。雖然這場病沒要了他的命,但他只多撐四個月,最後死於一種群醫束手的疾病,後人推測可能是肝硬化,他不是貪杯好酒之徒,不過有時也會藉酒澆愁。1827年3月24日,天主教神父為他作了臨終前的取後儀式,隨侍在側的人有他弟弟約翰夫婦、邢德勒,以及他朋友葛哈德.馮.布洛的小兒子,他幾個月來一直為貝多芬解悶,試著使貝多芬開朗一些。1827年3月26日下午,貝多芬己呈彌留狀態,這時他身旁只有他的弟婦,以及他和舒伯特的共同朋友休坦布萊納,突然一道閃電劃過窗口,隨即一聲巨響,貝多芬睜開眼睛,右手握拳舉起,雙目圓睜,神情威嚴,片刻之後,他溘然長逝了,享年56歲。三天之後,也就是1827年3月29日,他下葬於威靈公墓,在維也納盛大的送葬場面連皇室貴族都有所不及,估計至少有一萬多人。

資料來源:德國音樂家

《回選單》

●易沙意 Eugene Ysaye(1858-1931)
易沙意1858年 7月16日出生於比利時列日(Liege),他四歲時啟蒙於他的父親開始學習小提琴,1865年先進入列日音樂院,在1873年進入巴黎音樂院跟隨我們上期介紹過的小提琴家Henryk Wieniawski [韋尼奧夫斯基(1835-1880),波蘭小提琴家、作曲家]學習,並於1876-79年之間到布魯塞爾跟隨Henri Vieuxtemps [韋奧當(1820-1881),比利時小提琴家、作曲家] 學習。
1879年,他進入柏林的一個樂團當首席,很受Joseph Joachim [姚阿幸(1831-1907),小提琴家、指揮家、作曲家]的欣賞,1882年他與Anton Rubinstein [魯賓斯坦(1829-1894),俄國作曲家與鋼琴家]到北歐演出,之後更至俄國巡迴,他本人曾表示他在這段期間受Rubinstein的影響與教誨許多,之後仍常以不同的型態(包括獨奏、指揮及室內樂) 到世界各地巡迴演出。1883-1886年他移居巴黎,在那裡他結識了許多當時有名的音樂家,其中包括:Cesar Franck [法朗克] 、Ernest Chausson [蕭頌]、Vincent d'Indy [丹第]、GabrielFaure [佛瑞]、Camille Saint-Saens [聖桑] 及Claude Debussy [德布西](註)。也因為他算是當時最有名且傑出小提琴演奏家,所以這幾個作曲家便分別寫了曲子題獻給他。包括Cesar Frank 的小提琴奏鳴曲、Ernest Chausson的詩曲(Poem)及小提琴協奏曲與Claude Debussy 的弦樂四重奏曲。
他曾任教於布魯塞爾音樂學院有12年之久,並致力於發展法國與比利時的音樂。在1918-22年間,他曾任美國Cincinnati Symphony Orchestra (辛辛那提交響樂團)的指揮,他同時也將法國與比利時的音樂帶到這裡,讓當時僅演出德國作品的樂團也能嘗試法、比的音樂。1922年他回到布魯塞爾,之後他的身體狀況不是很好,因糖尿病纏身,甚至在1929年被迫鋸掉他的右腿,不過他在隔年11月裡仍指揮了幾場演出,最後一場還是由Pablo Casals [卡薩爾斯,大提琴家]擔任獨奏呢!不過他最最希望是能指揮他自己所寫的那首歌劇,但是他在第一次排練當天就病倒了,連第一次在他家鄉列日的首演(1931年3月4日)他都無法參加,到了第二次演出,他抱病前往布魯塞爾欣賞,幾個星期之後他便過世了。
除了這一首歌劇他還作了六首小提琴無伴奏奏鳴曲、為大提琴與管弦樂團所作的瞑想曲(Op.16)及夜曲(Op.22)、八首小提琴協奏曲及一些為小提琴所寫的作品。
易沙意在他一生中最常用的是一把Guarneri "del Jesu"小提琴,他曾擁有一把名叫「Hercules」的Stradivari小提琴,但是在他1908年到俄國演出時的後台休息室丟掉,這把名琴一直到1947年才在柏林被尋獲。
1937年以他的名字所設的小提琴國際大賽在布魯塞爾成立,第一個獲得這個大賽的冠軍就是現在大家都知道的小提琴大師David Oistrakh [歐伊斯特拉夫]。現在這個比賽名稱已改為「伊利沙白女皇國際音樂大賽」,提供項目包括:小提琴、鋼琴、聲樂、作曲四組,台灣出生的音樂家曾獲得這個比賽的包括:胡乃元(小提琴組金牌)、曾耿元(小提琴組銀牌)及黃瑞芬(聲樂組銅牌)。

資料來源:印象三重奏

《回選單》

●葛路克 Christoph Willibard Gluck (1714-1787)
1714年7月2日出生,與J.S.Bach的兒子K.P.E. Bach(1714-1788)算是同時期的作曲家,他18歲到米蘭拜Giovanni Sammartini為師,學習歌劇寫作,並在四年之內完成一些義大利歌劇。1745年受邀前往倫敦,在為劇院作曲,同時也認識了G.Handel(韓德爾),此後15年間,都在歐洲各地旅遊、指揮及寫曲。奧地利女皇還曾親臨觀賞他的公演,他也曾榮獲羅馬教皇的榮譽勳章,算是當時最偉大的歌劇作曲家。
他最有名的作品是1762年所作的歌劇「Orfeo ed Euridice」,這個歌劇的內容是採自希臘悲劇故事「Orpheus」,當時他認為音樂應該要與歌劇內容相配合,所以這齣歌劇因為劇情感人加上音樂很優美,使得此劇一上演便很轟動。其他有名的歌劇作品還包括:「Alceste」與「Iphigenie and Auride」。之後他活躍於巴黎的樂壇,一直到1779年他返回奧地利,在此之後他中風兩次,身體也愈來愈虛弱,1783年他就退休了。

資料來源:印象三重奏

《回選單》

●馬替奴 Bohuslav Martinu (1890-1959)
波希米亞作曲家馬替奴生於1890年12月8日,他算是二十世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他的父親是村莊裡鐘樓的管理員,他們一家人也一直住在那裡到1900年。當他七歲時,他才步下193階樓梯到學校上課,並開始與街上的裁縫師學小提琴。沉默寡言的他進步神速,1905年他開了第一場獨奏會,他們村莊的人都認為他將會成為一個像Jan Kubelik一般的小提琴大師。但是小馬替奴有他自己的想法,他開始作曲,他第一首曲子是為弦樂四重奏所寫,叫做「三個騎士」(Tri jezdci),在之後的六年裡,他已寫了非常多首室內樂曲。1906年,他進入了布拉格音樂院,主修小提琴,但當時他已志不在此,而是醉心於戲劇與文學,1909年他轉學到管風琴學校,但他也無意於此,所以1910年他就因一個固執的疏忽而被退學。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他為了躲避徵兵,他留在家鄉學校裡教音樂。這段時間裡他努力作曲,包括有歌曲、交響詩、鋼琴組曲、芭蕾舞曲及通俗劇,總共有120首曲子。大戰之後他加入捷克愛樂管弦樂團擔任第二小提琴手,在這段期間他也作了許多作品,一直到1924年,他在布拉格國家劇院發表他的芭蕾舞劇「Istar」後,他感覺到自己有些不足,便前往音樂院就讀,師事Suk。
1923年他獲得一份獎學金前往巴黎,因為他很敬佩Albert Roussel(法國作曲家,1869-1937)這位作曲家,所以他跟隨他學習作曲,他省吃儉用,很辛苦地在巴黎生活。慢慢地他在五年之後打開了他在巴黎的知名度。1932年他的弦樂五重奏曲獲得Coolidge獎,而且同年他的作品也被拿到美國波士頓,由波士頓交響樂團演出,由Sergey Koussevitzky(俄裔美籍指揮家)指揮。
1940年他離開巴黎,1941年到了美國紐約。但不諳英文的馬替奴實在挺辛苦的,還好有Koussevitzky的協助,委託他寫下第一首交響曲,這使馬替奴燃起信心,更讓他每年都有一首交響曲的委託工作,所以在1942到1946年之中,他完成了5首交響曲、多首協奏曲與超過20首的室內樂曲。在美國這段時間他仍心繫祖國,1946年他回到布拉格音樂院擔任教授,只有暑假期間回美國於Tangelwood音樂營中任教,到了1948年秋天他才回到美國任教於普林斯頓大學,在這三年中他也完成了一些重要作品,其中包括稱得上是他第六號交響曲的「幻想交響曲」(Fantasies Symphoniques)。
1953到1955年他住在法國尼斯,開始寫喜歌劇與清唱劇,1955年他又回到美國任教於寇蒂斯音樂院一年,並於隔年到羅馬教書。在義大利與瑞士這段時間,他傾心寫作交響詩,1959年因癌症病逝於瑞士。

資料來源:印象三重奏

《回選單》

●白遼士(Hector Berlioz)
白遼士1803年出生。他的父親本身就是醫生,因此非常希望小Hector可以當醫生為職志,強迫他進醫學院就讀,但由於他真的對音樂非常熱愛,所以他就私下自作主張從醫學院退學,以便能進去巴黎音樂院唸書。這時他氣急敗壞的父親,便拒絕給他經濟支援,Hector只好半工半讀地完成音樂院的學業,1830年完成了他最有名的作品,也就是「幻想交響曲」,曲子本身還有個副標題叫做「一個藝術家生涯中的插曲(Episode in an Artist's Life)」。這首曲子在十九世紀的交響曲史中占有相當相當重要的地位,除了它的「藝術價值」還有就是他採用了許多「新」素材。(我記得我當時在音樂院上「交響曲史」時,光這首曲子就上了兩個禮拜,可見份量之重。)而其中最重要的也就是「idee fixe」。這個字的意思就是「固定樂思、固定樂想」,以前的主題是在陳述作品的一開始,通常奏鳴曲(Sonata)為兩個主題(或兩組),復格(Fugue)為一個主題,但「idee fixe」是整首曲子的每一樂章中都會不定處地出現這個主題用來改變樂曲的情緒與內容,這個長且富有感情的主題表示著作曲者那因心儀一位女子而受到困擾的心。那說到關於這首曲子的這個部份,當然不免要說說其中的一段「逸事」囉!
當他還是巴黎音樂院的學生時,因他本身對文學就非常喜愛,他看過莎士比亞劇團到巴黎的公演,更加令他激動不已。同時,他還對劇中飾演當女主角的Smithson小姐唸唸不忘,而且他自己還非常執意地要「娶她為太太」。但那時他還是個窮學生(還記得嗎?他爸不給他錢呀!),所以一個在當時紅得發紫的明星怎麼可能會喜歡上他呢?但他當然是不死心囉!屢次邀請Smithson小姐都沒回音,他真是快發瘋了,後來他投注這股「激情」花了三年,在1830年完成了這首「幻想交響曲」。隔年,他獲得「羅馬大獎」到義大利留學,也結識了孟德爾頌。自羅馬回法國之後,他開始組織樂團,並與李斯特、華格納、蕭邦都成為朋友,但他的音樂在當時還不是很被接受。一直到晚年才在法國得到成功。他在1869年於巴黎過世。>
除了「幻想交響曲」,他受歡迎的作品還包括:「哈洛德在義大利」《Harold en Italie》(這首曲子當時是要獻給當時最紅炸子雞Paganini,但竟被帕先生嫌曲子太容易而不幫他演奏,作曲家有時真的挺難為的。)、羅密歐與茱莉葉《Romeo et Juliette》。
可能你這時候還在關心白遼士與Smithson小姐兩人後來有沒有結果,白遼士從羅馬回來後聲名大噪,Smithson小姐真的被這位「有心人」在1833年給娶回家了,然而,當時後Smithson小姐已經寥倒,背了一些債,白遼士也努力幫忙她還錢,大概是「貧賤夫妻百日哀」,因此「幸福快樂的日子」在七年後就宣告終結了。

資料來源:印象三重奏

《回選單》

●莫札特(1756-1791)
莫札特1756年1月27日出生於奧地利薩爾茲堡(Salzburg,Austria)。他的父親是任職於大主教手下的小提琴手,曾寫下一首「玩具交響曲」,而且還在小莫札特出生那年出版了一本有關小提琴演奏法的教科書。但當他發現的天份,即放棄一切專心地教育他的小孩,並且帶著他到處旅行。因此莫札特小時候大半的時間都在旅行及演奏渡過。也因為這樣,他得以很廣泛地接觸到當時歐洲各地不同的音樂,所以這些都成為他作曲的最大資源。
小莫札特有著一對敏感的耳朵,能分辨出每一個音來。但是據史料記載,他不喜歡管樂器,尤其是小喇叭。據說他父親為了要讓他喜歡這個樂器,特別請他的一位好友到家裡吹給他聽,不料才吹出第一個音,小莫札特的臉色便立刻發青,而且倒在床上發抖。不管這件軼事之真實性有多少,莫札特確實是沒有為小喇叭作甚麼作品。
在他旅行演奏的途中也常有一些很特別的事發生。有一次,有位國王對小莫札特音樂方面的天份頗有所聞,就對他提出一個要求:「請他以絨布蓋著琴鍵演奏。」結果小莫札特當然是「不負眾望」很流暢地彈奏出美妙的樂曲。還有一次他在羅馬的教堂聽到一首九聲部的「慈悲經」後,就將音樂背起來,回到旅館時,將樂譜全部抄錄下來。到了第二個禮拜,莫札特將這些譜夾帶在帽子裡,再到教堂去聆聽此曲,結果只發現少部份的錯誤而已。因為當時教會是嚴禁抄寫樂譜的,這件事傳開之後,羅馬人便要求他公開在一個音樂會場合中唱唱看,結果莫札特流利而且非常正確的唱出,使眾人都嚇一跳。
他的作品相當多,大家耳熟能詳,包括:歌劇「魔笛」、「費加洛婚禮」、「唐喬望尼」
...「哈夫納交響曲」(Haffner)、「邱比特交響曲」(Jupiter)、「布拉格交響曲」(Prague)...以及非常多的鋼琴、室內樂、協奏曲作品。
莫札特在1791年12月5日去世於維也納。享年34歲。

資料來源:印象三重奏

《回選單》

●雷斯畢基 Ottorino Respighi (1879-1936)

二十世紀初,義大利器樂代表性作曲家。1879年7月9日出生於義大利的Bologna。12歲他就進入音樂學校學習小提琴,19歲那年他開始學習作曲,1900年與1902年他前往俄國與作曲家林姆斯基•高沙可夫(Rimsky-Korsakov)學習,在他24歲至29歲之間,他還曾是一個弦樂四重奏團中的成員,他演奏小提琴與中提琴。1908-1909年間,他進入了布魯赫(Bruch)在柏林的作曲班中向他請益。
1913年,他受聘為羅馬一所音樂學院的教授,10年後,他被選為校長,但兩年後他因希望有更多時間作曲、教書及陪太太便辭去了這個職位。他的太太是位作曲家也是位歌手Elasa Olivieri-Sangiacomo。
他早期的作品包括一些寫給聲樂的曲子,有的是加上室內樂,有的加上管弦樂,以及一些歌劇。當然還有那絕對不能不提的交響詩「羅馬之泉」與「羅馬之松」。在他中期的作品中我們可以發現他非常興趣於早期的作品,他在他作品的標題用古文標明,並有以葛利果聖歌為樂曲中的片段。他最被受歡迎的曲子是一些由改編自巴洛克與早期古典樂派的作品,例如:拉摩(Rameau)的Gli uccelli(鳥)。
在晚年他又回到歌劇的創作,不過這些作品都沒有比他那些戲劇性的作品來得受歡迎。他的作品以色彩富麗的管弦樂法、印象派的和聲及優美的旋律著稱。在此我推薦您除了「羅馬之松」之外,可以去聽聽他的Antiche arie e danze per liuto及一首為大提琴與管弦樂團所寫的Adagio con Variazioni。

資料來源:印象三重奏

《回選單》

●柯普蘭 Aaron Copland (1900-1990)
1900年11月14日出生於紐約,他在家中排行第五,17歲才與Goldmark開始學習對位、和聲學與奏鳴曲式。4年後遠渡法國巴黎向布蘭沙女士(Nadia Boulanger)學習現代音樂一直到1924年,當他回到紐約,幸運的他受到當地許多財團的贊助,因此他極力推廣他在國外所學,熱心參與當地的作曲聯盟(Composition League),並常常發表文章在聯盟的刊物上,提供許多新資訊給同儕,在1926,1927及1929他再度回歐洲吸取並學習當時更新、更多的資訊。
之後他曾在紐約辦了他一系列的作品發表,並在1937-1945年之間擔任美國作曲家聯盟American Composition Alliance)的總監,並在哈佛大學任教。他曾於1945年獲得普立茲獎、紐約評論獎、奧斯卡金像獎(他本身也創作許多電影音樂)、耶魯大學Howland獎章…等等,並獲得多所大學榮譽博士學位,包括:普林斯頓(Princeton)、哈佛大學、布蘭黛斯(Brandeis)。他是第一位聞名於世的美國作曲家。
他的作品相當有美國風格,有許多好聽的作品包括:阿帕拉契的春天(Appalachian Spring)、林肯畫像(Lincoln Portrait)、比利小孩(Billy the Kid) …等等。他另外也改編了一些美國民謠相當動聽,包括:Simple Gifts、Long Time Ago、Ching-a-ring-Chaw、Zion's Wall、At the River、I bought me a cat …等等。

資料來源:印象三重奏

《回選單》

●韋瓦第 Antonio Vivaldi (1675-1741)
這位義大利作曲家,他大半的時間都待在威尼斯,其中有50年的時候他都在擔任一個孤兒院的神父。他最受大家所熟悉的曲子就是他的小提琴協奏曲「四季」了,他以春夏秋冬分別作了四首,每首都有三個樂章。他是個多產的作曲家,有人就說他的每首曲子好像聽起來都很像,就如同一首曲子把它作了400遍。其實不然,雖然風格差不多,可是都不是很容易演奏呢。
在巴洛克、古典時期,音樂家大都是為教會或皇室貴族工作,因此樂曲的需求量相對也是很可觀,所以也難怪有這麼多的作品。

資料來源:印象三重奏

《回選單》

●韓德爾 George Frederic Handel(1685-1759)
和巴哈同年出生,而且相差不到一個月的韓德爾,2月23日出生在德國中部的哈勒(Halle)。他從小便顯露出音樂的才華,但是他父親卻認為音樂是最低級的職業,從小便禁止他學習音樂,想依照自己的意思把小韓德爾培養成律師。可是當年幼的小韓德爾在一個偶然的機會發現閣樓有架古鋼琴後,便不顧父親的反對每天深夜偷偷溜到閣樓去練習。
1694年,也就是他9歲時,開始正式與作曲家也是當時聖母教堂管風琴師F.W.Zachow學習管風琴及主要樂器的演奏法和作曲。而他11歲時,就可以代替老師出任務了呢!目前留下他最早的作品也就是為兩隻雙簧管(Oboe)和數字低音(Basso Continuo)所寫的六首奏鳴曲,那時是1696年。
1702年他成為Halle大教堂的管風琴師,同時也為教會譜寫每個星期天要用的彌撒曲。不久,他移到當時的歌劇之都漢堡定居,他到歌劇院的管弦樂團擔任小提琴手,除了賺取生活費之外,還努力學習歌劇作曲,1705年他便發表了兩齣歌劇。1706年他離開漢堡到義大利去,這段時間剛好是羅馬教皇禁止歌劇演出,而在盛行教會音樂的時期,可是影響韓德爾最多的還是威尼斯的歌劇及史卡拉第(Alessendro Domenico Scarlatti)父子與柯賴里(Arcangelo Corelli)的音樂。
1790年底他在威尼斯發表了他的首部義大利歌劇「Agrippina」之後,大獲成功,因此他在歐洲音樂界一舉成名。1717年他譜寫有名的「水上音樂」(Water Music),這首曲子深受當時喬治一世的喜愛。1717年他成立皇家音樂學會,曾到各處去尋找歌劇歌手,在一次特別的機會但因一日之差,而失去與巴哈見面的機會。在這段期間他不眠不休地為工作忙碌,婚姻也一直無法確定,後來他受聘為英國宮廷教堂樂長,一生都一直過著獨居生活。他在倫敦期間譜寫了大約40齣歌劇,1741年他只花了24天便譜出神劇「彌賽亞」(Missiah)。在愛爾蘭首都都柏林首演,大受好評。1749年為了慶祝和平而作的「煙火音樂」(Music for theRoyal Fireworks)是他晚年的傑作。
韓德爾因眼疾,於1759年4月14日去世,享年74歲。

資料來源:印象三重奏

《回選單》

●帕格尼尼 Nicolo Paganini (1782-1840)

1782年10月27日出生在義大利熱內亞(Genoa)的小提琴家與作曲家帕格尼尼,父親是個碼頭搬運工人,家裡有著五個孩子要養所以並不富裕。但是Nicolo五歲就開始學習曼陀林,七歲時轉而學習小提琴,當時他的父親要求他要天天從早練到晚,如果他不認真練,甚至小Nicolo還會挨餓,可憐的Nicolo那時唯一的支撐力便是他的母親,她總是告訴他,她曾經夢到一位天使告訴她有一天小Nicolo將會非常成功。
而小Nicolo也真的非常不負眾望地在小提琴方面漸露頭角,十一歲便開始他的演奏生涯。16歲時寫出他那有名的「二十四首隨想曲」,這二十四首曲子至今仍然是小提琴曲目中的極品,且是幾乎每場比賽中必訂的曲目之一。他的演奏技巧照記載形容:有如神出鬼沒、光彩炫目,因此當時Nicolo Paganini轟動整個歐洲。傳說中他曾以靈魂賣給魔鬼,才能有如此傳奇之演出,也曾有人看到他手把琴弓放在弦上要拉奏的那一剎那,火花四射…。不管這些傳聞的真實性有多少,但不難想像他的確是造成當時一股「帕格尼尼旋風」。
晚年的他因身體不佳而減少了演出,但是他還曾從事一個新的冒險經營賭場,但是後來被他的朋友所背叛,捲入一場法律糾紛而被迫關閉並且在金錢上也遭受嚴重損失。
他平常多半演奏自己的作品,但這些曲子在他生前很少被出版,很多曲子也流失掉了。不過他的作品常常給予後人許多靈感,像李斯特(Franz Liszt)就以他的隨想曲中的主題作了六首鋼琴練習曲,不過其中包括一首是採自他第二號小提琴協奏曲的曲調而作成的「鐘」練習曲(La Campanella)。
而布拉姆斯也用了他的主題作了兩首變奏曲,舒曼寫下十二首練習曲。拉赫曼尼諾夫(Sergie Rachmaninoff)更以他第24號隨想曲的主題作出那有名的「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Rhapsody on a theme by Paganini),之後這首樂曲的第十八變奏還被電影「似曾相識」當做主題曲之一,而今真是首家喻戶曉的樂曲,您可知這來源還得追溯到1798年呢?!

資料來源:印象三重奏

《回選單》

●孟德爾
平常我們常常聽到的都是音樂家一生貧窮,不過這絕對跟孟德爾頌扯不上關係。他的名字Felix就是幸福、快樂的意思,或許這個名字也的確為他帶來許多好運!他1809年2月3日出生於德國漢堡,他的父親是位銀行家,母親的家境也非常優渥,彈了一首好鋼琴,並精通四國語言。由於這樣的家庭,孟德爾頌自幼便學習音樂,且專心的以音樂為職業,為初期浪漫派的音樂發展有著非常大的功勞。他三歲時,全家遷居柏林,他便在這裡長大。
自小他便顯露出音樂方面的才華。9歲第一次公開演出,11歲開始作曲。不過,真的很少人能有這樣的幸運,因為他們家還聘有一個私人的管弦樂團,也之所以他能隨時聽到他自己早期作品的演出,而且還是有職業水準的呢!同時這些演奏者也會提供一些指導及批評,這對於一位音樂工作者,是非常好運且難得的事。他17歲在完成了「仲夏夜之夢」序曲(Overture of Midsummer Night's Dream)。
孟德爾頌除了他音樂作品上的貢獻外,他還有幾件值得提及的事:1829年他不顧當時音樂權威的反對,親自指揮演出巴哈(J.S.Bach)的馬太受難曲 (Passion According to St. Mathew)。這是巴哈死後79年第一次被公開演出。因為這次的演出,使得大家開始注意巴哈,巴哈的音樂也逐漸在世界各地的音樂會中被演出。
1835年他受邀擔任萊比錫布商大廈(Gewandhaus)管弦樂團指揮。1842年他成立萊比錫音樂院,這所學校後來成為歐洲重要的音樂學校之一。他著名的作品包括:樂劇「仲夏夜之夢」、神劇「以利亞」、「宗教改革」(Reformation)交響曲、「義大利」(Italian)交響曲、「蘇格蘭」(Scottish)交響曲、「芬加爾山洞」序曲、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及多首「無言歌」(Song without Words)...等作品。孟德爾頌最後積勞成疾,又因他最親密的姐姐Fanny過世,受不了打擊,於1847年死於萊比錫,享年38歲,今年恰巧是他逝世150週年。

資料來源:印象三重奏

《回選單》

●克萊斯勒 Fritz Kreisler(1875-1962)
克萊斯勒是位著名的小提琴家及作曲家。四歲時就在父親的教導下開始學小提琴,他的父親是位醫生,同時也是狂熱的業餘小提琴家。後來在奧伯(Jacques Auber)的指導下,當他七歲時便獲得維也納音樂院(Vienna Conservatory)的允許入學 — 該校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學生。
他在那裡跟隨黑姆斯伯格(Joseph Hellmesberger jr.)學習小提琴,並與布魯克納(Bruckner)學習樂理共三年的時間。九歲舉行第一場演出,並空前非凡地在十歲獲得第一名成績。之後他前往巴黎音樂院(Paris Conservatoire)向Wieniawski的老師馬薩(J. L. Massart)繼續學習小提琴。1887年他與四位都較他年長十歲左右的小提琴學生同獲首獎畢業,當時他年僅12歲,至此之後他在琴藝上就不曾接受其他老師的指導。
接下來的數年間,克萊斯勒在音樂事業上的發展並不順利,其間甚至有朝醫學及美術方面發展的舉動,但在無法忘情小提琴的情況下,再度重返樂壇。
1901年他第二度赴美演奏,此次則大獲成功。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克萊斯勒返回奧國從軍,1914年因傷退伍並前往美國,但因反德情緒高昂,他只好暫且停止在舞台上的演出活動。1941年他在紐約街頭漫步時遭車撞傷而不省人事,音樂界一度認為他沒有希望重返舞台。
然而一年後他就重登樂壇,演奏孟德爾頌(F.Mendelssohn)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並且技不減當年。克萊斯勒在作曲方面以小提琴作品為主。年輕時唯恐因自己名氣不夠大,使人不願接受他的作品,因此他曾模仿舊時期音樂家的風格創作許多樂曲,並將樂曲冠上那些知名音樂家的名字,使這些作品得以迅速地廣為流傳。另外他也改編其他形式的樂曲而為小提琴曲,並為貝多芬、布拉姆斯…等人的小提琴協奏曲寫裝飾奏(Cadenza),為後世留下豐富的音樂資源。

資料來源:印象三重奏

《回選單》

●西貝流士(Jean Sibelius 1865.12.8~1957.9.20)
芬蘭近代音樂作曲家西貝流士1865年12月8日生於漢寧利納(Hameenlinna),1957年9月20日逝於赫爾辛基附近的耶芬帕,享年92歲。芬蘭原屬瑞典領地,1809年俄瑞戰爭後再由瑞典割讓給俄國因此在整個19世紀中,個北歐小國經歷過無數次激烈的文化變遷,這種情形在西貝流士的作品中都感受得到。
事實上,芬蘭豐富的神話和民謠遺產在西貝流士之前已有恩格利斯、湘茲等當地作曲家先後依之譜曲,但是到了西貝流士時才真正有系統的加以開發,並運用在他的交響詩作品裡,其中包括依芬蘭史詩「卡列法拉」譜寫的「傳奇」(1892),以及志在激發民族意識,以反抗沙皇暴政的「芬蘭頌」(1899/1900)等。
西貝流士於1889年取得獎學金前往柏林和維也納留學,1891年學成歸國後,即以「庫烈弗」交響曲和「傳奇」等依芬蘭史詩譜寫的撼世傑作,成為國際最著名的芬蘭民族音樂作曲家。其後他除了作曲之外,也曾一度任教於赫爾辛基音樂學院,然不久在出版商有限的年金資助下,於1926年停止所有公開的音樂活動,退隱於赫爾辛基郊區直至離世為止。西貝流士早年由於酗酒而導致健康情況嚴重受損,晚年的處境則因離群索居而益發孤獨淒涼,他遺世的作品在數量上和種類上都相當繁多,其中尤以七首交響曲,以及「我的祖國」(op92)「大地之歌」(op95)等洋溢芬蘭風彩的合唱曲最為膾炙人口。(
陳重霖)

資料來源:印象三重奏

《回選單》

●布拉姆斯
布拉姆斯也是一個小時了了的作曲家。其父是漢堡軍樂隊中的法國號手,也曾在漢堡市附近的酒館等各種社交場合中,與精心安排的其他夥伴所組成之樂團拉奏低音大提琴。布拉姆斯最早受的正式音樂教育是鋼琴訓練,在十歲時他的才華已是眾所周知。在漢堡曾有一名美國經紀人非常欣賞他的才華,有意帶他回美國好好訓練一番,但被布拉姆斯的老師婉拒。後來培養布拉姆斯前途發展的重責就移交到馬克森(Eduard Marxson)的身上,他的確是布拉姆斯的良師。
布拉姆斯為討生活,十五歲就離開了學校,偶爾開幾場演奏會,同時也為出版商將時下音樂重新編曲。一八五三年他二十歲,一名匈牙利小提琴家雷門尼(Eduard Remenyi, 1830)是布拉姆斯事業的轉據點。雖然在這期間也遇到很多當時極負盛名的音樂家,如喬沁(Joachim,183I~1907)、李斯特等人,但布拉姆斯最高興的是遇到舒曼夫婦。
舒曼是布拉姆斯最景仰的一位音樂家,而舒曼之妻克拉拉(Clara)也是一位很有天分的鋼琴家,他們兩人都很喜愛布拉姆斯的作品,三人很快地就成了好友。然而舒曼的身體狀況並不好,甚至到一八五四年時,其精神還全然崩潰,對於相交至深的好友們而言這並不太令人訝異。布拉姆斯對舒曼一家表達了最深切的關懷,在這段最艱難的時刻,他始終在克拉拉左右。當一八五六年舒曼病逝後,布拉姆斯發現自己已深深愛上了克拉拉,雖然兩人後來仍有聯繫,但他們還是決定不要一起共度餘生。這顯然對布拉姆斯的創作有舉足輕重的影響,自此之後,布拉姆斯的所有作品,都流露著深切的情感吶喊,使得他音樂的張力幾乎無人能及。
他的事業雖有起有落,但大致而言是成功的。他最後定居在維也納,在此他以指揮及大師級古典音樂的創作贏得好評。真正將他推向國際舞台的是他的《德意志安魂曲》(German Requiem)及《女低音狂想曲》(AltoRhapsody)。按著他寫了四首交響曲、兩首鋼琴協奏曲和一連串驚人的室內樂、鋼琴小品及歌曲。晚年他成了富翁,雖然無意炫耀他的財富,但地也沒讓它閒置著。每逢假日他便與名流雅士在歐洲各地的別墅度假,抽著昂貴的雪茄菸、鐘鳴鼎食,以維護他魁偉的形象。
他喜歡具有吸引力的年輕女孩,有段時間還深深傾慕舒曼的三女茱莉,但很顯然他仍忘不了他的舊愛克拉拉。克拉拉死於一八九六年,對布拉姆斯來說這應不是太大的衝擊,但他仍深受影響。他的健康狀況日益惡化,並從醫生那裡得知自己患了肝癌。一年後辭世,與其父死於同一病因。布拉姆斯是最受喜愛的浪漫樂派作曲家之一,不論鋼琴小品、歌曲或大型建構的交響曲、合唱曲,他的作品都呈現高度優美的技巧。對我來說,我最欣賞他音樂中那種深沈洗練的特質,尤其是後期的室內樂作品。以下所列的清單更是不容錯過,同時我建議布拉姆斯的作品應當再三聆聽。我第一次聽到作品一一五號的《豎笛五重奏》(Clarinet Quintet Op.115)時,簡直不知所以,但真是愈聽愈喜歡,現在我甚至發現以一首單一作品而言,他竟能抓住這麼多的情感脈動,實屬難能可貴。

資料來源:德國音樂家

《回選單》

●葛利格 Edvard Grieg (1843-1907)
挪威國民樂派最重要的作曲家,葛利格1843年生於Bergen,小時候跟母親學習鋼琴,15歲因受到鼓勵而進入萊比錫音樂院就讀,跟隨舒曼的好友E.F.Wenzel學鋼琴,跟Carl Reinecke學作曲。這位老師給他很多task,讓他在還不是對樂器學及正式的曲式型態很熟稔,便讓他嘗試寫作一些弦樂四重奏曲及序曲,當時他還得以有機會在音樂會中聽到克拉拉舒曼彈奏舒曼的鋼琴協奏曲,這些經歷對他後來都相當有影響。
1864年他認識了一批熱衷於挪威民族音樂的藝術家,而決心致力於民族音樂。30歲那年他到哥本哈根結識了Niele Gade,他是位瑞典浪漫樂派的領導人,也是舒曼與孟德爾頌的好友,他對葛利格很好,經常鼓勵葛利格,但是其實私下他又挺輕視挪威民族音樂。1874年葛利格獲得政府的資助,隱居鄉下,專心作曲,在這段在鄉間休息寫曲的日子中,因接觸更多自己國家美麗的風景,更引發他的愛鄉情操,所以我們很容易發現這個影響在他的作品中表現無遺。在最後三十年間他接受了許多獎項,被視為挪威音樂的領導人。
他最有名的作品包括a小調鋼琴協奏曲、皮爾金組曲(Peer Gynt Suite)、弦樂四重奏曲。

資料來源:印象三重奏

《回選單》

●德佛亞克 Antonin Dvorak
捷克作曲家安東寧•德佛亞克(Antonin Dvorak) 生於西元1841年9月8日,死於1904年5月1日。
他是代表捷克國民樂派的最重要音樂家。他充分融合民族主義的精神與交響曲的傳統,吸取民歌對他所產生的影響,並尋找各種可能的方式,將之發揮到管絃樂、合唱、室內樂及歌劇等作品中。由於德佛亞克本身曾在交響樂團中演奏中提琴,因此他在器樂曲上的創作似乎也較受大家喜愛。其中在室內樂方面的表現更可稱得上繼布拉姆斯之後的第二位大作曲家。他創作的起點從室內樂曲開始,而在其後的作曲生涯中也不曾間斷室內樂曲的創作。著名的作品包括[悲歌]鋼琴三重奏曲、[美國]弦樂四重奏曲、新世界交響曲...等。

資料來源:印象三重奏

《回選單》

●柴科夫斯基
提到俄國作曲家,大家第一個會想到的應該就是柴科夫斯基。事實上,柴科夫斯基在西洋音樂史上的確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當時在俄國有所謂「五人組」的音樂家,以發展俄國民族音樂為創作目標。另外與之相對的則是安東及尼可來•魯賓斯坦(Anton Nikolai Rubinstein)兄弟成立的學院派,強調西歐紮實的音樂訓練。柴科夫斯基出身於學院派的訓練,自然與純國民樂派人士的創作方向不同,但是由於他個人十分俄國式的天性,在他獨特的抒情表現下,而使原來對立的音樂發展方向,從他開始逐漸匯整到同一條路上。 
從許多資料中我們可以似乎了解到,柴科夫斯基給人的印象是憂鬱、有點神經質且有同性戀傾向,這些都與他的出身背景有很大關係。他曾遇到一位他很想追求的女子,但由於個性害羞內向使然,因此錯失良機而遭受嚴重挫折。後來則是在不懂得如何拒絕的情況下,造成了一段悽慘的婚姻生活。
感覺上柴科夫斯基在音樂創作方面的過程也並不大順暢,就好比他的第一號鋼琴協奏曲以及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都遭到原先要題獻給的人無情地拒絕演出,但是之後卻廣受大眾的喜愛…。或許正因為在生活上受到諸如此類的刺激頻繁,反而促進了柴科夫斯基在音樂上的表現與發揮。
流暢的旋律線條是柴科夫斯基音樂魅力之所在,更是使他的音樂能夠歷久不衰的重要因素。配合上他對樂器的處理及發揮,使他的音樂經常給人連綿不絕的感受。
柴科夫斯基遺留下來的作品為數龐大,而且內容、種類繁多,目前大家仍然常可欣賞到的樂曲如:十一齣歌劇中的二齣,六首交響曲其中後三首,三首協奏曲(鋼琴、小提琴及為大提琴作的「羅可可主題變奏曲」),三齣芭蕾舞劇以及六、七首如序曲、幻想曲之類的管絃樂作品。室內樂曲則包括三首絃樂四重奏曲中的一首,一首鋼琴三重奏曲,一首絃樂六重奏曲。這份成就除了少數德奧的大師之外可說是無人能及。(陳方騮)

資料來源:印象三重奏

《回選單》


回上面心情小卡音樂輔導閱覽室音樂輔導討論區音樂補給站

酷家族版權所有 Copyright (c) 1999 Cool Family Multi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